本文目录导读: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谁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睿。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政权,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,少数民族内迁,建都洛阳的晋朝即西晋覆亡,史称东晋,此外,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,称东晋为中晋,寓以晋室中兴之意,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,古称江左,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。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,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,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。东晋时代,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。420年,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,建立刘宋,进入南北朝时期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、齐、梁、陈,合称为六朝。383年,前秦苻坚率兵南侵,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,派谢石谢玄站鱼圆准毛层动率军,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,苻坚只身逃回北着军问她略学型组行方,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。公元420年,刘裕篡夺帝位,取代东晋。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谁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睿。
司马睿(276年—323年),字景文,河内温县(今河南省温县)人,即晋元帝,东晋王朝开国皇帝(318—323年在位)。晋宣帝司马懿曾孙,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止相束,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,晋武帝司马炎从子。
太熙元年(2型种件职铁剧二力画元怀90年),司马觐去世,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。同年四月,晋武帝司马炎去世。继立的司马衷鲁愚迟钝,无力驾驭政局。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,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无兵无权,为避杀身之祸,他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,尽量避免卷入斗争的旋涡。但在当时也获得名士嵇康之子、侍中嵇绍的高度评价。在洛阳,司马睿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导。
永嘉元年(307年)九月,司马睿偕王导渡江至建邺。晋室政治中心,自此逐渐改去例去迫准苏停太片南移江东。永嘉南渡后,王导始终居机枢之地,王敦则总征讨于上游,王氏家族近属居内外之任,布列显要者人数甚量她家州厚多。以王导、王敦为代表所构成的王氏家族势力在当时是非常牢固的,这使“王与马共天下”的局面在江左维持了二十余年,直到庾氏家族兴起,抑制王氏并凌驾于王氏为止。
建兴四年(316年),刘曜长围长安,12月11日,晋愍帝无奈出降,西晋亡。建兴五年(317年)4月6日,司马睿承制改元,即晋王位(尚未称帝),改元建武,东晋建立,史称东晋。他广辟掾属以为辅佐,有“百六掾”之称。
建武二年(318年)4月23日,晋愍帝死于汉国的讣告传到江东,司马睿才于4月26日即皇位(“上尊号”),改元太兴。东晋据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、珠江流域地区。
扩展资料
司马睿即位后,因为在皇族中声望不够,势单力薄,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,皇位不稳。但是,他重用了王导。王导运用策略,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,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,稳定了东晋政权,维持了偏安局面。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,任他为宰相,执掌朝政。时人谓之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。
司马睿完全信任王导,叫他“仲父”,把他比作自己的“萧何”。王导也经常劝谏司马睿克己勤俭,优待南方,与人为善。司马睿和王导在草创期上演了一场君臣相敬相爱的佳话。琅琊王家也达到了权势的高峰,除了王导担任丞相,王敦控制着长江中游,兵强马壮;四分之三的朝野官员是王家人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。另外,王家在南朝时期出了八位皇后。
司马睿见无法动摇王氏的权势,自己名为天子,号令却不出宫门,渐渐忧愤成病,卧床不起。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组对自己比较忠顺,就任命他为太尉兼领太子太保,打算让他参与朝政,钳制王导。不料司徒荀组受任不久就病死,司马睿更加忧伤,病势加重。
永昌元年闰十一月初十日(323年1月3日),晋元帝忧愤病逝。终年47岁,在位6年。谥号元皇帝,庙号中宗,葬于建平陵(江苏江宁)。 遗诏由太子司马绍继位。
来源:
东晋开国皇帝
东晋建立时的皇帝
晋元帝司马睿(276年-323年),字景文,东晋的开国皇帝(318年-323年在位)。司马懿的曾孙,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,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,晋武帝司马炎从子。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,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;但是由于作战失利,司马睿便离开洛阳,回到封国。
晋怀帝即位后,司马睿被封为安东、都督扬州诸军事。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建康,并且极力结洋逐乎把迅术每然渐穿交江东大族。311年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、大都督中外军事。晋愍帝被俘后,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,318年即帝位,为晋元帝。323年去世,谥号元皇帝,庙号中宗。“牛继马后”之说称司马睿是牛金之子。
晋元帝司马睿移镇建邺
司马越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,实力开始复元。由于惠帝已被河间王司马伷劫持至关中,司马越无法操纵朝政,遂以西迎天子为借口,联络山东各方镇讨伐长安。临行前,他以司马睿为平东、监徐州诸军事之职镇守下邳(今江苏睢宁西北),为他看守后车父方。司马睿引王导作司马,凡“军谋密策”皆听由王导规划。永嘉元年(307年)七月,司马越改裂弦益历织门各任司马睿为安东、假节、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等职,负责镇守建邺(今江苏南京市)。
司马睿的南下出自王导兄弟的精心筹划。晋末政局,纷乱异常。司马越在战胜司马伷夺回惠帝以后更加专权跋扈,陵暴乖戾,特别是后来竟然不计后果地将惠帝鸠杀,另立司马炽为新的傀儡皇帝。这使王导预感到,中原地区将有灾难性的大乱爆发,只有南下或许可以避难。于是,他极力怂恿司马睿出镇建邺,并利用兼参东海王军事的便利条件,游说鼓动取得了东海王妃裴氏的支持,从而促成了此行。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谁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晋元帝司马睿。
简介:东晋(317年-420年),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,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,史称东晋,此外,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,称东晋为中晋,寓以晋室中兴之意;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,古称江左,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。
名称:司马睿在建康建立政权形式的时间实际是在公元31考局分1年,当时西晋处于崩溃边缘,但没有明确灭亡。东晋建立的时间一般被视为司马睿称帝的时间,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, 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、长江流域以南。相应地,北方基本处于分裂状态,先后出现了16个“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”的国,故将该时期泛称为十六国或者五胡十六国,而与东晋合称即所谓东晋十六国。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谁
东晋的开国皇帝是晋元帝司马睿。 简介:东晋(317年-420年),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,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,史称东晋,此外,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,称东晋为中晋,寓以晋室中兴之意;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,古称江左,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。 名称:司马睿在建康建立政权形式的时间实际是在公元311年,当时西晋处于崩溃边缘,但没有明确灭亡。东晋建立的时间一般被视为司马睿称帝的时间,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, 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、长江流域以南。相应地,北方基本处于分裂状态,先后出现了16个“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”的国,故将该时期泛称为十六国或者五胡十六国,而与东晋合称即所谓东晋十六国。